日期:105年7月3日 in 山坡教室
今天的座談會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主要在討論女青年制度,在卑南族的傳統社會制度中
可以很清楚的看見男子階級及分工,但女性階級分工並沒有一定的制度規範
在這次座談會中我們邀請到達魯瑪克女青年來與我們分享
在達魯瑪克的社會裡,女青年們是如何要求自己與訓練,讓女青年制度完善及強大
第二個部分,分別為大王部落青年會及建和部落的哥哥
分享過去的獵人對自己與山林的規範,如何把這種傳統獵人精神延伸到現代原住民族遇到的困境
又是如何沿用傳統獵人精神處理現代原住民族議題,激發部落青少年對於傳統獵人與現代獵人的想像和認知。
達魯瑪克女青年:
達魯瑪克的女青年團凡是稱為小姐,未婚的所有女青年都必須進入女青年團受訓練,這些訓練包括上山採祭典需要的藤,當到了晉級的年紀時,女青年團會去審視你是否有資格能晉級,並且穿上屬於那個階級的服飾與裝扮。在她們的認知裡,必須是受過完整訓練且達到標準的女性才有資格談戀愛、結婚。如果有人離婚將會被質疑是否妳在女青年團裡受的訓練不夠,才會離婚。達魯瑪克的女青年制度是非常嚴謹的,在過去,如果有人沒有參加女青年團,或是做錯事,不僅會同一階級連座處罰,更會被唾棄,而現今較常使用的方法是柔性勸說,且告知家長,藉由家長與女青年「姊姊」的力量去勸導。
大王部落青年:
大王村在過去因跟知本部落通婚關係,在傳統服飾上較像卑南族,語言上是排灣語,祭典的時候有卑南族的方式也有排灣族的方式。在七月初會到部落傳統領域,第一天讓族人去走傳統領域,第二天開始讓他們去夜巡、夜獵和膽識訓練。在伸手不見五指,靜得連落葉飄下都聽得見的山林,讓他們感到無比害怕,這時候部落的哥哥依然會派任務給他們,例如獨自到水源地取水。在傳統領域山林的這三天,年輕人會體會到獵人其實是很孤獨的,以前獵人都是一個人到山上去巡視獵場,去看他的動物,山上是我們的冰箱,隨時觀察著山林的狀況,大自然的變化。在這三天讓年輕人去學習、去看見,打不打得到獵物是其次,重點是過程,他們的看見、聽見、害怕。
在歐洲和澳洲,他們的國家給原住民族狩獵的時間,從11月到隔年的1月,在台灣,我們的國家禁止我們狩獵,以保育類為由,逮捕上山狩獵的族人,依照原住民族基本法…國家開放一個禮拜給我們,一個禮拜夠嗎?一個禮拜而已,山上的資源如此豐富,一個禮拜的時間去認識、熟悉,夠嗎?老人家要傳授給我們的東西太多了,在排灣族,我們要去學習,老人家都會說:「你來拿啊!」不是我給你,而是你來拿,意指「你來問我,你就可以拿到你要的答案」,我們很願意分享,獵到獵物我們願意分享,冰箱也放不下,所以要分享。
我們的部落,很多公務人員,但是他們沒有謙卑學習自己的文化,而是用嘴巴在講文化,我們要從自己做起,年紀很小的時候,要把內心看大一點,心胸放寬一點,心裡要有愛、要會分享,在山上,什麼事情都會發生,山羌怎麼走?山豬的腳印長什麼樣子?水鹿的腳印長什麼樣子?這個不是三天一個禮拜就可以學到的。以前我跟我舅舅去打獵的時候,他叫我去聞、去捏動物的糞便,他叫我去感受這個是剛剛大的,這個在山上很重要,溫溫的、濕濕的,可能獵物就在一百、兩百公尺附近,腳印的濕度、腳印踩下去的深淺,可以去判斷這隻獵物的重量,多大隻、多小隻,我一個人可以背得回來嗎?
把自己的內心強化、把自己的內心放大、把自己的內心弄得更堅強,不要小看你們自己的年紀,你們現在在學的、你們現在在做的事情。
建和部落青年:
「為土地而唱」送給台灣的一份禮物,慶祝台灣原住民族紀念公益活動,此活動主要是要促成8月1日的被看見,因為我們希望在這次公益活動裡面不是只有原住民族,還有其他族群的朋友會被看見,他們可能會問:「你們為什麼要辦這個活動?」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回答:「你不知道嗎?8月1日是原住民族紀念日,總統要跟我們道歉,我們很重視這件事情。」就可以邀請他們一起來做這樣的事情,讓這件事被更多人看見、重視。
以澳洲繪本談現代原住民族議題,現在的我們在看以前的那個樣子,被埋在那個地方的樣子,他其實就變成像我們一直在找回遺失的那個東西的價值和樣子,上面都佔滿了他們的果實,因為他佔領了我們的地方。他們吃我們的草、砍光我們的樹、嚇跑我們的朋友,還偷走我們的小孩。「兔子、兔子,成千上萬都是兔子,觸目所及都是兔子」看這個繪本的畫面,我們原本是生活在一片土地,很自然,有花、有草的地方,但是現在被開墾,都是高樓大廈、還有工廠,所有的人都在這邊。「大地乾枯焦黃,風吹過一片片空蕩蕩的平原。」把廢水都到在河川,這就是我們在這裡奄奄一息。「肥沃濕潤深褐色的土地呢?雨水從尤佳利滴落的氣味呢?大水潭,和在那裡棲息的鳥兒呢?」他們已經沒有辦法生活在這個地方了,所以他們選擇離開。「有誰會從兔子手中救出我們?」這是這本繪本的故事,澳洲被殖民之後他們的樣子如繪本所比喻的樣貌,大家可以被這個繪本引發思考:「我是原住民,為什麼總統要在8月1日道歉?」像之前某高中文化交流團,對於原住民傳統文化一概不知的情況下,穿著錯誤的原住民族服飾、錯誤的舞蹈姿勢,傳遞錯誤的台灣原住民族形象給國外賓客,今天這些孩子道歉了,然後呢?我們重視的是道歉之後呢?這些孩子得到了什麼?其實這些孩子心裡很難過,他們只知道自己什麼都不知道、無知,就只有這樣而已。重點是有沒有一種方式能夠讓他們知道為什麼要道歉?原住民族在這片土地上面,跟這片土地有什麼很密切的關係?
以澳洲總理對澳洲原住民族道歉為例,讓孩子們正視、思考,8月1日總統道歉,對台灣原住民族代表什麼意義?在澳洲,總理對澳洲原住民族道歉這件事其實是很多地方都有在做連線和串聯,相信在8月1日那一天一定也會有地方做這樣串聯的資訊讓國家去接受,在那一天大家會不分種族的重視、看見這件事情,讓非原住民去看見這件事情,才是道歉這整件事最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