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savakan部落草地便當
感謝部落食尚採訪紀錄
歡迎各公家機關單位及團體訂購
絕對是大拇指的好吃!!!!
——————————————-
(以下文字源自部落食尚粉絲專頁)


卑南族的 #Kasavakan部落,一群青年在做部落資源盤點的時候,發現一件有趣的事

成為日後誕生《#部落草地便當》的契機。攤開盤點資料發現,部分居民的職業是廚師
與其投入時間學習如何做好部落導覽,成為深度旅遊的導覽員,或是另闢道路發展其他專業
倒不如把本身就有的技能發揮到最大值,創造工作機會,讓青年們可以好好安身在部落。
部落風味餐食有時未必要口味上的「創新」,才能圈住消費群的胃
怎麼樣能讓部落餐桌,走進生活日常,不再是每逢祭典、遊程體驗或是預定風味餐廳,才可以吃到原式美味。
如果從傳統美食出發,將各式部落菜色濃縮在餐盒中,搖身一變成為原式便當,甚至未來成為一個獨立品牌,成為部落的名特產,咦?這就有故事可說了

屬於原住民族的餐食風格,隨著地域分布、部落風情、生活樣貌而不同
而能代表卑南族群最顯著的民族符碼,無疑非花環莫屬了

花環是卑南族必備的頭飾,代表著榮耀,與分享及歡迎的意象
《部落草地便當》就從分享出發,特色主食是傳統醃肉及阿拜,巧手將菜色擺盤成圈,猶如圓形的卑南花環,圈住喜愛部落風味的每個人

把族人餐桌上的家常味,濃縮在餐盒獻給大家。吃到的不只是美味帶著走的便利,也是用銅板價能品嚐到的親民料理,絕對是大拇指的啊!

走訪部落草地便當的大本營:廚房,歡愉的工作氣氛之下,仍有井然有序的分工,仔細在一旁看著團隊們細心的動作
食尚編心想:「這樣的便當不美味也難!」又低鹽、少油,減少對身體的負擔,兼顧到養生的需求,目前有供餐食給自己部落的文化健康站,也接受事前預定喔!

其實,每份餐盒的背後,有一份鼓勵部落族人栽種傳統作物,做為食材供應主力的考量,未來能規劃成部落自主的產業鍊,
雖然它只是一個便當的外型,透過行銷來凸顯乘載的是一個地方的文化,已經不是只有吃這麼簡單了


Kasavakan部落草地便當
